新闻详细

解析蓄电池结构、容量、充电和蓄电池故障

来源:http://www.drxdc.com/news99.html
发布时间:2017-01-14

用于汽车上的蓄电池,必须满足发动机需要,即在1~5s内的短时间内,提供汽车起动发动机足够大的电流。汽油机起动电流为200~600A,柴油机达1000A。
汽车铅酸蓄电池的结构:
正负极板:极板是由板栅和活性物质组成,正极活性物质主要成份为二氧化铅,负极活性物质主要成份为海绵状铅。
栅架一般由铅锑合金铸成,具有良好导电性、耐蚀性和一定机械强度。铅占94%,锑占6%。加入锑是为了改善力学强度和浇铸性能。为了增加耐腐蚀性,加入0.1%~0.2%的砷,提高硬度与机械强度,增强抗变形能力,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
隔板:是由PVC、PE塑料、微孔橡胶或玻璃纤维等制成,主要作用:防止正负极板短路;使电解液中正负离子顺利通过;阻缓正负极板活性物质的脱落,防止正负极板因震动而损伤。
电解液:汽车蓄电池采用电解液密度为1.280±0.01g/cm3(25℃)的稀硫酸。电解液的作用:参与正负极板的电化学反应;传导电流。
蓄电池的壳体(电池槽、盖)是由PP塑料、橡胶等材料制成,是盛放正、负极板和电解液等的容器。
其它:蓄电池除上述主要部件外,还有连接条、端子、极柱、电眼等零部件。
正、负极板分别由汇流排并联,间隔参插在一起,且正、负极板由隔板隔开,组成一个单体电池。由三或六个单体电池串联组成一个额定电压6V或12V的蓄电池。

汽车铅酸蓄电池的充放电原理:


蓄电池放电:H2SO4浓度下降,正极上的PbSO4增加,内阻增大,电解液密度下降。
蓄电池充电:电解液密度增加,内阻减小,电池电压升高,充电后期由于水的电解,将有大量气泡产生。
理论上,放电过程可以进行到极板上的活性物质被耗尽为止,但由于生成的PbSO4沉附于极板表面,阻碍电解液向活性物质内层渗透,使得内层活性物质因缺少电解液而不能参加反应,因此在使用中被称为放完电蓄电池的活性物质利用率只有20%~30%。因此,采用薄型极板,增加极板的多孔性,可以提高活性物质的利用率,增大蓄电池的容量。
蓄电池的容量:
蓄电池容量C等于放电电流与放电时间乘积;
蓄电池的容量与放电电流、放电持续时间及电解液温度有关;
额定容量:指完全充电的蓄电池,在电解液温度为25±5摄氏度,密度为1.28±0.01g/ml时,以20h放电率的放电流连续放电到12V蓄电池端电压降到10.50±0.05V、6V蓄电池端电压降到5.25±0.02V时所输出的电量。用C20表示,单位是A·h。
蓄电池的额定储备容量:指完全充足电的蓄电池,在电解液温度为25±2摄氏度时,以25A电流放电至12V蓄电池端电压达10.50V±0.05V、6V蓄电池端电压达5.25V±0.02V时,放电所持续的时间,用Cr,n表示,单位为min。
放电电流越大,蓄电池容量就越小。当放电电流增大时,化学反应速度加快,PbSO4堵塞孔隙速度越快,导致极板内层大量活性物质不能参与反应,蓄电池的实际输出容量减小。
适当提高电解液的密度,可加快电解液的渗透速度,提高蓄电池的电动势和容量。但电解液密度过大,又将导致粘度增加,内阻增大,反而使蓄电池容量降低。
结构因素
极板表面积大
极板片数多参加反应活性物质越多,容量越大;
极板越薄,活性物质的多孔性越好,则电解液向极板内部的渗透越容易,活性物质利用率就越高,输出容量也就越大。
使用因素
(1)放电电流
(2)电解液温度

(3)电解液密度


干荷铅酸蓄电池:
干荷蓄电池的极板在干燥状态下能较长期地保存制造过程中所得到的电荷。在规定的贮存期内(一般1年),只要加注符合规定密度的电解液,并调整好液面高度,搁置20分钟后即可使用,勿需进行初充电。在贮存和转运期间电池要密封,防止受潮及空气进入电池内部。
在未加注电解液时,切忌打开通气孔塞、封签或拧开加液口孔塞,以防干荷电蓄电池内部受潮而影响其性能。
电解液必须使用纯净的硫酸和无离子水配制,以防止干荷电蓄电池自放电而降低容量。
初次加注电解液几分钟后,电解液液面将有所下降,此时应重新向每个单格电池内添加相同密度的电解液,以恢复原来的电解液液面高度,盖上通气孔塞后即可使用。使用前若有充裕时间,用6A电流充电3-4h,以利于使用。
干荷电蓄电池的电解液密度应为1.27(夏季)-1.28(冬季),以保证其有足够高的端电压。
低温条件下,初次使用干荷电蓄电池前应进行短时间的快速充电,以提高电解液和蓄电池的温度,改善其使用性能。
应经常冲洗溢出的电解液,以保持干荷电蓄电池壳体清洁,并在极柱上涂一层油脂,以防腐蚀。
对存储时间超过规定贮存期的干荷电蓄电池,因为极板可能部分氧化,所以在使用前应以补充充电的电流充电3-5h后再用。
蓄电池的充电:
(1)恒流充电:是在一定的时间段始终以一定不变的电流对电池进行充电,其优点是充电比较完全,但是后期电流几乎全部被消耗在水的分解和热的发生上。
(2)恒压充电:恒压充电是始终以一定不变的电压对电池进行充电,其优点是气体产生很少,耗水量小,存在充电不完全的缺点。单体电压通常设定在2.3~2.4V(12V电池为13.8~14.4V,6V电池为6.9~7.2V),直到充足电为至。
(3)补充充电:初充电、补充电常采用恒流充电。补充充电电流为0.1C20A(如60Ah蓄电池用6A),充电时间为3~5h,或根据存放时间长短确定充电时间。
(4)维护充电:常采用恒压充电。
蓄电池充足电判定标志:
(1)电池单格内有大量气泡产生。
(2)电池单体电压在2.6~2.8V(12V电池为15.6~16.8V,6V电池为7.8~8.4V),且在2h以上测定不变。
(3)电液比重达1.285g/ml(25℃),且在2h以上测定不变。
铅酸蓄电池的电动势只与酸的浓度有关,与蓄电池中含有的铅、二氧化铅或硫酸铅的量无关;正负极的稳定电势接近于它们的平衡电极电势,故电池的开路电压与电池的电动势接近。
铅负极的不可逆硫酸盐化
活性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生成坚硬而粗大的PbSO4,它不同于正常放电时生成的PbSO4,几乎不溶解。因此在充电时不能转化为活性物质,造成电池容量减小。
常常是在电池组长期充电不足或过放电状态下长期储存形成的
硫酸盐化的根本原因一般认为是PbSO4的重结晶
极板硫酸盐化的现象如下:
(1)硫酸盐化电池在放电时,比其他正常电池的容量明显降低。
(2)电解液密度下降低于正常值,而且是长时期落后。
(3)充电过程中电压上升很快,高达2.9伏/单格左右(正常值2.7伏/单格左右),而在放电过程中电压降低很快,1~2小时内就降低到1.8伏左右(10小时率放电)。
(4)充电过程中冒气泡过早。
(5)极板颜色和状态不正常。正极板呈浅褐色(正常为深褐色),极板表面有白色硫酸铅斑点,负极板呈灰白色(正常为灰色),用手指摸极板表面时感觉有粗大颗粒的硫酸铅结晶,并且极板发硬。
铅酸蓄电池的失效模式与循环寿命
蓄电池失效模式
(1)正极板栅的腐蚀与长大
(2)正极活性物质的软化、脱落
(3)负极的不可逆硫酸盐化
(4)早期容量损失
影响电池循环寿命的外在因素
(1)放电深度
(2)过充电程度
(3)电解液浓度及温度

上一个: 天顺蓄电池特性电源
下一个: 天顺蓄电池全体员工祝大家鸡年发大财行大运

相关标签:蓄电池

相关信息

相关产品